網絡無遠弗屆,安全如影隨形。
9月5日至11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其間,廣東將舉辦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軍營、進家庭等“七進”活動,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激發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的熱情,進一步筑牢全民網絡安全的“防火墻”。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從信息化發展大勢和國際國內大局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網絡安全工作體制機制日益完善,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推進,為維護國家在網絡空間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國是網絡大國,億萬網民通過互聯網獲得信息、交流信息,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而又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龐大的網民構成了我國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同時也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一個APP就可能讓手機里的信息如同“裸奔”,一條鏈接就可能讓你遭遇網絡電信詐騙……網絡安全防線稍有松懈,就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網信事業越是繁榮發展,越是不能忽視與日俱增的風險挑戰,越是要引導全社會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網絡安全領域頂層設計和創新實踐,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堅持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又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引導新技術應用;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并重,立足于開放環境維護網絡安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全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網絡安全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網絡安全已經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脈絡,也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點滴,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
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以來,我國已連續9年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通過各類網絡安全宣傳,讓網民掌握了相應的網絡安全技能,了解了新型產品和示范應用,也提升了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因此,需要舉辦好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宣傳普及,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匯聚起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的磅礴力量,進一步提升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增強維護網絡空間安全能力,讓億萬網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廣東是網絡大省,網絡普及率高、網民數量大、產業結構多元。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信息化發展大勢,積極應對網絡安全挑戰,充分發揮廣大網民在維護網絡安全中的主體作用,注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筑牢全民網絡安全的“防火墻”,維護好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