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跟對方約定好了在路口見面,當面完成直接送達?!币淮笤?,接到派單任務的陳建華和同事一起驅車前往電白區嶺門鎮派送法律文書。
陳建華是茂名市電白區人民法院集中送達組的一名送達人員,從事法律工作已有20多年。他是電白本地人,熟悉當地情況。這次他改變了過去徑直上門的方式,預先通過電話聯系受送達人鐘某,預約上門送達時間。
“在這里再確認下送達地址?!币娒鏁r,陳建華讓對方寫下訴訟地址確認書,將地址確認書反饋給辦案團隊并上傳地址至送達平臺。
受地理因素影響,茂名法院很多案件都遇到郵寄無法成功投遞、電子送達難以有效應用的情況。對此,茂名中院依托全國法院統一送達平臺、全省法院綜合業務系統和茂名市法院審判輔助系統,建立“全市法院統一送達平臺”,通過填單、派單、送單的形式來分配送達任務,實行跨區域委托送達,實現送達組3天內完成直接送達。
“這個平臺實現了事務和人員的集約化管理,保留痕跡,送達工作更加規范?!泵性合嚓P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茂名法院創新打造了以“源頭治理+統籌調度+高效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集約化輔助送達”模式,一體優化跨區域委托送達、直接送達、電子送達、云公告送達等多種送達服務,破解“送達難”。
“無論何種送達方式,成功的根本在于送達地址的精準?!泵ㄔ航浂啻紊钊胝{研,決定從源頭治理,完善當事人送達地址信息確認制度,建立當事人送達地址信息庫。
與以往不同,今年茂名兩級法院制定了新版的《訴訟文書送達地址、送達方式確認書》,增加了當事人個人信息欄目,要求必須同時填寫本人、本單位的聯系方式和地址,破解當事人只填寫代理律師的聯系方式和地址,導致二審、申訴、再審送達難的問題,減少當事人“躲貓貓”的滋長空間。同時,將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工作納入審判、執行流程管理,確保送達地址的準確性。
電白區人民法院集中送達組干警向案件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后,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字。
今年2月以來,茂名市法院訴訟文書地址確認率達75%以上,有效解決案件審判執行各階段的送達問題。
法律文書送達的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審判工作的質效?!耙郧拔覀冏约合锣l去送達,耗時耗力,時常找不到人,還影響案件本身的審理?!鞭k案法官紛紛表示,現在“集約化輔助送達”將送達事務性工作從審判核心工作中剝離出去,讓他們擁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案件的審理。
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茂名市兩級法院送達組共送達各類案件7459件、送達訴訟文書48769份,案件送達平均周期為3.98天,比以往節省了70%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