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近年來,江門兩級法院聚焦市場主體司法需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主動擔當作為,多維度精準施策,打出一套司法“組合拳”,全力做好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者、服務者、守護者,全心服務中心大局,激發企業新活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放水養魚”式執行
出實招助力企業扭虧為盈
“法院可以暫不對公司采取相應強制措施,為你們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來往賬戶,但是公司要在半年內把欠下的工資結清?!痹谖沂心巢惋嫻緩娭茍绦鞋F場,江海區人民法院法官廖杰華說。該案運用“放水養魚”式思路,通過更加審慎、靈活、人性化的執行,避免“辦了一個案子,垮了一個企業”。
該餐飲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因生意低迷,拖欠員工數十萬元工資,被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查明,公司店內可供執行財產只有一批并無太大價值的餐飲設備,不足以清償其全部工人工資。對此,該公司老板表示,想繼續經營公司以償還債務。
疫情之下,既要保證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也不能因為一次執行將企業推至絕境??紤]到上述情況,法院及時調整思路,決定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暫不對該公司采取失信、限高、查封銀行賬戶、立即拍賣等傳統強制措施,預留公司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延長其半年的履行期限。此外,法院還主動協助引進戰略管理第三方投資團隊對該公司經營策略進行升級轉型。今年6月,該公司經營情況扭虧為盈,足額支付完畢所欠工資,所涉20件追索勞動報酬執行案全部足額執行完畢。該系列執行案入選人民法院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典型案例,是江門法院近年來持續服務“六穩”“六?!惫ぷ鞯囊粋€生動注腳。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增長、民生建設、城鎮化以及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門中院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切記于心,多次深入江門江藝實業、江門安諾特廚具、鶴山雅圖仕等企業走訪調研,實地了解“企業想要什么”“司法能做什么”,將收集到的問題和建議切實轉化成暖企助企的有效舉措: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優化我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共盤活資產46.59億元;探索破產案件快審機制,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從適用前的12個月壓縮至6個月,明顯提高“僵尸企業”出清效率;審結民間借貸案件29723件,調整過高民間借貸利息,推動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一路走來,江門法院穩扎穩打,使出一項項實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取得企業發展、職工穩崗、債權人權益兌現、社會穩定“四贏”效果。
手握知識產權保護“利劍”
服務創新驅動促發展
創新是企業發展騰飛的翅膀。江門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出企業無限活力與創造力。截至2021年,江門市專利授予量達21272件,十年翻兩番。這背后是江門法院持續在司法層面保護創新的探索和努力。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過去五年,全市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2.8萬件,妥善審理了涉中糧集團、小米科技、TCL、維達紙業等一批知名企業的案件新會法院審理的“楊滔濤等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案”入選國家版權局全國“劍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案件。
隨著我市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需求不斷增加,今年初,在江門市高新區火炬大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江門訴訟服務處升級為江門巡回審判法庭,對知識產權類案件進行集中管轄。5月27日,江海法院在江門巡回審判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集中管轄后首案,敲響江門市跨區域集中管轄知識產權案件“第一錘”,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江門模式”正式開啟,為各類市場主體在江門創新創業提供更優質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服務。截至目前,江海法院自集中管轄以來已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003件,內容涵蓋商標權、侵害作品放映權、傳播權、技術委托開發合同等領域。
知識產權保護不是一家的事,江門中院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協同聯動機制,形成知識產權保護“一盤棋”,率先在全省全面實施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與江門海關、市檢察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版權局及市公安局聯合簽署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有效銜接的意見》《關于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民事訴訟證據互通、互認的意見》,依法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的統一。全省首推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無縫銜接制度,打通“行政調解—司法確認”鏈條,完善行政、司法程序證據互通互認制度,暢通協同保護渠道,讓當事人少跑腿,提升協同保護水平。
江門中院也致力完善細節,構建知識產權訴訟誠信系統,在與江門海關、市公安局、原市工商局、市科技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共享協作機制的意見》的基礎上,推動建立行政機關知識產權違法數據與司法機關知識產權侵權數據共享數據庫,構建知識產權訴訟誠信系統,做到一處侵權、處處受限,多次侵權、加大賠償,司法震懾力不斷加強。
“江門法院在護航江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值得肯定?!比珖舜蟠睃S達昌在參觀江門巡回審判法庭時表示肯定。
訴源治理“百花齊放”
聯動解紛幫助“病企”重獲新生
走進恩平市某陶瓷有限公司,機器聲轟鳴,工人干勁十足,一派熱火朝天景象。讓人難以想象,這家企業曾在2019年經歷過破產清算。
該公司是一家成立十幾年的建筑陶瓷企業,年產值過億元。后因設備日漸陳舊,產品競爭力弱,經營陷入困境,負債達2.6億元。公司上下游債權人130多家及企業職工354人受到影響,恩平法院依法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清算。這并非故事結局。鑒于該企業有“重生”的可能,江門兩級法院決定幫助企業重整。江門中院充分運用“中院+基層法院+人民法庭”三級聯動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組建專項團隊4次深入該公司,專門組織沙湖鎮政府及土地糾紛雙方代表進行協商,2次召開協調會為公司的土地、規劃等問題清除障礙。公司復產后,陸續接到來自新加坡、越南、委內瑞拉等的訂單,全面投產后可創造就業崗位800個。
該陶瓷公司的重生,離不開我市“百花齊放”的訴源治理格局。為引導和激勵企業依法合規經營,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法治意識,江門法院積極將職能向訴源治理延伸。如鶴山法院掛牌成立“中歐合作區勞動關系聯處中心”“中歐合作區調裁審對接工作室”助力中歐(江門)合作區建設,江海法院與市、區兩級消委會成立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臺山法院聯合房地產行業協會成立房地產糾紛訴調對接中心,開平法院與建筑產業聯盟共建建筑產業領域糾紛化解和調訴對接中心……法院與行業聯手,實現信息共享,解決行業實際困難。
依托這些平臺,江門中院多次組織法官,分別前往新會區陳皮協會、開平市水口水暖衛浴行業協會、廣東華藝衛浴實業有限公司等開展暖企行動,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和員工生產活動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并就企業提出的法律實際問題進行了耐心解答,助力企業化解法律風險和隱患,用實際行動煥發企業健康活力,為行業治理貢獻法治力量。
接下來,江門法院將始終把人民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聚焦市委“1+6+3”工作部署,把法院工作融入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謀劃推動,全面服務“六穩”“六?!?,優化司法措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