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辦、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系列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減少居家養老安全風險,兜牢安全底線等做出了明確部署。
《意見》明確,探訪關愛服務是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通過定期上門入戶、電話視頻、遠程監測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生活情況,督促贍養人、扶養人履行贍養、扶養義務,并根據實際需要提供政策宣傳講解、需求轉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務的活動。到2023年底前,基本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到2024年底,探訪關愛服務普遍有效開展;到2025年底,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失能老年人能夠得到有效幫扶,探訪關愛服務機制更加健全。
《意見》提出了5項重點任務。一是建立探訪關愛服務機制,要求各地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并根據老年人實際情況、老年人或者其家庭成員的意愿,圍繞居家養老存在的困難或者安全風險,分類提供探訪關愛服務。二是豐富探訪關愛服務內容,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在堅持個人自愿前提下,以滿足實際需求為導向,著力解決老年人居家養老困難或者幫助化解安全風險。三是充實探訪關愛服務力量,指導各地創新“五社聯動”機制,形成各方共同參與的探訪關愛力量。發揮養老服務機構專業優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通過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設施網絡開展探訪關愛服務。四是提升探訪關愛服務質量效率,研究制定探訪關愛服務標準規范,合理確定服務頻次,建立完善全國特殊困難老年人基礎數據庫,鼓勵開發面向老年人各種活動場景的技術應用等。五是做好探訪關愛服務應急處置,要求探訪關愛服務人員在探訪過程中發現緊急問題時,應當第一時間協助撥打緊急求助電話,幫助聯系其家庭成員或者其他緊急聯系人,事后做好處置情況記錄歸檔。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發現服務對象有疑似癥狀的,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時處置等。(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