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在實際管理人口超2200萬的廣州,市民的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5%以上。這樣的安全感從何而來?
攥緊“打”的拳頭,織密“防”的網絡,強化“治”的合力……近年來,廣州公安堅定不移走改革強警之路,聚焦市民群眾對平安品質的更高期待,嚴格落實“打、防、管、控、建”各項措施,有效提升社會治安掌控力,確保全市案件類警情和刑事立案逐年穩步下降,努力讓市民群眾感到安全觸手可及、就在身邊。
升級+創新構筑大安全格局
麻石青磚,騎樓臨街,綠蔭掩映……在南華西街這片面積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華西派出所守護著一方平安。作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南華西派出所依靠群眾有效引導社區共建共治,以“1+10”模式為支點,開創社區多元化治理格局。派出所以12個社區為單位,組建12支駐點走訪團隊,通過滾動式、常態化的“訪民意、聽民聲”入戶走訪,做好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在這里,人防、技防共同發力,打造傳統群防群治與現代智感安防相結合的警務模式。一個個警民互動的新平臺,一個個社區警務的新模式,助推平安建設,讓南華西派出所做到了“平安不出事”:轄區實現警情連續10年下降,2018年實現全年225天110案件類警情“零接報”,日均警情不到1宗。
這是廣州公安持續推進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廣州公安已完成民警人數在25人以上的220個派出所“兩隊一室”架構搭建,推行派出所“兩隊一室”“一村(格)一警”等機制模式,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成立全省首支市級層面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的專業警察隊伍;新建警務航空支隊,探索航空預警應急處突工作機制和空域警務作戰模式;督促物流寄遞行業落實“五個100%”制度;組建最小應急單元2.3萬個……這些年來,廣州公安全面推進公安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讓平安廣州的成色更足、質態更優。
社區警務新模式助推廣州平安建設。
漫步廣州街頭,徒步巡邏的民警、路面的特警巡邏車、校園門口的“護學崗”、張貼在醒目位置的“最小應急單元”標志……看得見的守護給了市民大大的安全感。身為“夜跑族”,家住下渡路的周小姐說:“每晚,附近不少居民都去珠江邊鍛煉,路上有警力巡邏,遠遠看到警燈閃爍,我們心里就感覺很踏實?!?/P>
警方出招
“我們立足超大城市風險防控需求,積極探索大數據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2020年升級優化后,我們以‘數據+感知+勤務’整體架構,全力打造廣州公安3.0版本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現社會治安防控由動態防控向多維化防控覆蓋轉變?!?/P>
全民+全警反詐治理顯成效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財產安全,廣大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2015年,廣州公安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廣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全力推進“全民反詐、全警反詐”工作,逐步構建起“黨政主管、綜治主導、行業主責、公安主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具有廣州特色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體系。
隨著“斷卡”“斷源”等行動深入推進,2021年全市破電詐案件同比上升39.8%,電詐警情和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8.7%和25.8%,2022年上半年全市電詐警情和案件分別同比下降20.2%和13.5%,均實現同比“兩位數”雙下降。今年,廣州警方加大涉養老詐騙案件的打擊力度,全市涉養老詐騙案件破案率100%,打掉涉案團伙69個,追繳、凍結相關贓款、贓物價值3.4億元。
“真的太險了,我不該拒接96110的電話。從現在起,我見到每個人都要宣傳這次被勸阻的經歷?!笔忻窳涡〗阈挠杏嗉碌卣f。今年3月8日,她在酒店客房被越秀警方找到時,還在和騙子保持著通話,幸虧民警及時展開勸阻,才避免了支付寶賬號和銀行卡內25萬元被騙。
廣州公安有效提升社會治安掌控力。
在廣州市、區兩級反詐聯勤作戰中心,民警與詐騙分子“搶時間、搶速度、搶資金”的“戰斗”不時打響。廣州警方透露,2021年全市電詐預警總數同比上升1.9倍,見面勸阻同比上升58倍,為群眾及時攔截潛在被騙資金1.7億元。
小區快遞柜“反詐小提醒”、開學季“反詐第一課”、志愿驛站“變身”反詐青年志愿服務陣地……如今,廣州已形成群防群治反詐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開創“三個全國第一”的廣州反詐服務號平臺獲評2020-2021年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十大創新創先優秀項目:“穗安防詐”小程序注冊數達2000萬人,成為全國大城市中最大的全民反詐平臺。
警方出招
“我們著力‘打’的同時,也注重‘防’,反詐聯勤作戰中心實行‘7×24’運作機制,形成了精準預警勸阻防范閉環工作體系?!?/P>
智慧+共治群眾出行更暢安
全市交通信號燈從2272個提升到3808個,中心城區的聯網率超過90%,綠波帶路口由51條增加至120條,覆蓋650個路口……近年來,市民的出行環境不斷變化,廣州公安全力提升道路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廣州交警護衛道路交通安全。
2021年以來,廣州依托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平臺,建立健全“11個大網格、176個小網格”的網格化整治機制,強化“條塊結合、源頭治理”,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管理格局。
智慧交通指揮平臺上線,移動警務終端全警配備,無人機、直升機“地空一體化”巡邏聯動體系建成,互聯網+信號控制、“潮汐車道”等技術深入應用……在廣州,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不斷提高。
“以前,高速公路異常交通事件的發現基本只能靠交通監控人工巡查、民警路面巡邏,而今我們已接入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動檢測設備1001路,實現自動識別檢測,今年以來已自動發現異常交通事件逾40萬宗,準確率達90%.”廣州交警介紹,交警部門還針對重點違法行為建立了十多項挖掘模型,讓重大安全隱患有跡可循,數據賦能的警務模式正在形成。
此外,廣州交警還持續深化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辦公室實體化運作體系。
隨之而來的是,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重特大事故起數呈現“雙下降”態勢,交通事故亡人數較十年前下降37%,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事故死亡人數降幅超40%.
近年來,廣州交警與衛健、應急、消防救援等部門共建“四位一體”救援體系,暢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綠色通道”,確定交通事故傷者定點救治醫院54家、各學科專家298名,全面提升交通事故傷者救治效率。
“這筆‘救命錢’助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太感謝了!”市民陳某遭遇車禍傷愈后感慨道。他所說的“救命錢”源自廣州市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截至目前,該基金已為近千個廣州家庭提供救助,解決“燃眉之急”,兜住“生命底線”。
警方出招
“我們持續深化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辦公室實體化運作體系,有效聯動全市18個職能部門、11個區政府、31家高速公路業主,對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的道路、設施、村鎮、企業進行深入治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