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平安辦、省委依法治市辦分別公布2021年平安廣東建設、法治廣東建設考評結果,潮州市在全省排名進位中取得較大進步。其中,法治廣東建設獲評優秀等次,是粵東西北兩個獲得優秀等次的地級市之一,獲得省通報表揚。
如今的潮州,平安建設、法治建設體制機制正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更多便民惠民措施落地,社會矛盾糾紛實現多維化解,人民群眾安全感、法治獲得感更加充實……法治潮州的生動實踐,不斷豐富著“平安法治”的內涵。
以文化人,法潤民心?;厥走^往,一份以政法改革為引領,以共治共享為基石,以平安建設為保障的潮州法治答卷,令人備受鼓舞。近年來,潮州把平安建設、法治建設作為城市長治久安的基礎工程,正以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護航高質量發展。
改革引領
為民服務建體系
“足不出戶就可以參加庭審?!薄胺稍梢浴祥T服務’?!薄叭霊魡栴}有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法?!薄母锸瞧平庹üぷ麟y題的根本出路,是促進政法事業長遠發展的一把鑰匙。在潮州,多項法治改革創新正在為人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小確幸”。
潮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打造全域現代治理樣板”“全面提升社會建設水平”,將法治潮州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面對新要求,潮州著力持續健全法治建設閉環抓落實制度體系,強化法治督察保障,不斷健全依法治市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專項活動,以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改革,應以法為先。潮州立足地方特色,開展“小切口”精準立法,相繼出臺了《潮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潮州市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潮州市城區機動車道路臨時停放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截至2022年8月,潮州市已制定修訂立法項目20件,尚在制定修訂的立法項目7件。
“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實現跨越千里的訴訟?!?018年3月,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作為潮州法院第一個網上立案平臺正式上線運行。2019年,依托移動微法院的跨域立案實現立案事項跨區域辦理、跨層級聯動。依托十大平臺實現訴訟服務“一網通辦”的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將大幅度提高訴訟服務質效、助力提升審判效率。2021年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順利完成首宗跨省立案,以更低的成本解決實質問題,類似這樣的探索,在潮州不勝枚舉。
建成潮州市、縣(區)訴前調解中心,著力打造“訴源治理”品牌;推出適老訴訟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移動式”立案服務綠色通道;實體化運作“網上巡回法庭”,實現線上訴前調解、在線訴訟;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與粵閩贛三省五市公益訴訟區域協作機制,為協同保護跨地河流及邊界地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添磚加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活問題,督促相關部門修改方案,并加強對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完善公證工作機制,實行容缺受理制度,推進“互聯網+公證”服務新模式、實施“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等措施,真正解決群眾辦理公證事難辦、辦證周期長等問題;全面推行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在全市開展申請法律援助“點援制”“市域通辦”“上門服務”等便民舉措——一項項便民惠民措施落地,體現出司法為民的宗旨。
“順利領取了戶口簿,終于解決了我的心頭大事……”湘橋區鐵鋪鎮村民老陳說出這些話的時候,臉上蕩漾著笑容。原來,近期在潮州市公安局多警種密切合作下,長達49年“黑戶”的老陳成功解決戶口問題。在民警的幫助下又爭取到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為他辦理了醫保、社保、低保,提供就業崗位,讓他終于享受到期盼已久的政策紅利。
事實上,僅2021年潮州市公安機關就排查了無戶口人員371人,全部予以解決入戶,解決率100%.近年來,潮州公安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僅是入戶問題,還有群眾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決關心的身邊事,如打擊涉黑惡、黃賭毒、盜搶騙等突出違法犯罪,“出行難”交通問題等都得到了有效整治,獲得人民群眾好評。
除了思想措施方面的革新,執行指揮中心、“智慧鄉村”、智慧新巡控APP、機動車“隨手拍”、“智慧交通”、行政執法“兩平臺”等數字化手段的融入,更是為平安潮州、法治潮州建設插上了翅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
協同共治
社會治理筑基石
市井老厝,聚攏起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
2021年8月,張氏兄弟又在為父親去世的交通賠償款和母親的贍養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得知這一情況后,湘橋區太平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和駐社區律師聯手,主動介入將張母和張氏兄妹5人請到街道居民議事廳進行調解。居民議事廳中式的茶桌椅、茶具、燈飾共同營造了祥和氛圍,調解員遞上一杯杯清茶,讓爭得面紅耳赤的當事人慢慢平靜下來。調解員趁此機會解開雙方的心結,展開調解提出調解方案。最終這起家庭矛盾糾紛,以張氏一家和調解員在居民議事廳品茶論道當中止紛爭。
“居民議事廳”和“茶+調解”是將近年來極具潮州特色的解紛舉措。以不傷和氣、不花錢、解決問題快為特點的人民調解,是社會治理中基層矛盾的“減壓閥”。如今,各具特點、多方聯合、具有行業性針對性的人民調解模式也紛紛在潮州落地開花。
建立古城文化街區工作站、茶寮談心室、“膠己人”矛盾調解室、“三老常青顧問團”,“法理情”融合多元化解矛盾糾紛。除此之外,還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結合民警大走訪,深入推進糾紛排查化解,組織民警、輔警主動深入群眾身邊摸排矛盾,解決問題。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攻堅,抓好初信初訪辦理和積案攻堅化解,堅持化解一個矛盾、解決一類問題,不斷健全信訪群眾權益保障長效機制。
“結合轄區內多山區、群眾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等特點,我們與鳳凰鎮司法所聯合設立鳳凰鎮聯調工作室,形成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工作合力?!背卑卜ㄔ何撵舴ㄍハ嚓P負責人介紹,將訴訟服務與轄區內產業特點相融合,他們會利用春茶采摘季深入田間山頭為茶農發放倡議書,積極為茶農規避風險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指導;還和文祠鎮楠木村聯合共建“無訟示范村居”,通過建立矛盾糾紛定期排查、村民談心說家事、村民調解委員會聯調等機制,積極引導當事人主動用非訴方式解決涉農等矛盾糾紛。潮安法院加強與當地政府、鄉鎮司法所、村(居)委會的協調配合,優化程序安排,依法支持、配合、推動各方面力量調處化解矛盾糾紛。
如何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積極發動群防群治力量,維護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平安穩定,進行全方位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西馬派出所交出一張答卷。
基于古城景區各經營單位的實際,西馬派出所積極探索聯勤聯動綜合執法模式。一方面,與城管、消防、市場、文旅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針對行業不同性質特點與行業協會社會團體聯合制定經營主體監管辦法,積極推動《古城民宿客棧管理辦法》等8部規章制度,確保景區安全高效運行。另一方面,形成“民警+輔警+義警”模式,組建義警巡邏隊開展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等便民服務,并在古城下設古城應急指揮中心與基層網格化工作相結合,與古城區19個社區80個網格點、網格員形成互通聯系,充分發揮網格員的協調作用,使各項應急事件、安全隱患、矛盾糾紛得到妥善處理。
“古城是潮州的旅游名片,那它的治安質量就是平安名片?!蔽黢R派出所所長李震說。
這張答卷也獲得了群眾的認可?!俺粤送盹埖竭@邊來逛逛,舒適又安心?!庇慰兔吓空f。
除了義警,民兵、治安隊、平安志愿者、社區居民等力量也都是群防群治的主力軍。他們主要負責配合民警推進最小應急單元和“家校警”“護學崗”建設,加大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景區、大型商超和人流密集部位的網格化巡控,保持常態情況下每天1000名、勤務狀態下每天1500名巡防力量開展巡防。
法鑄平安
良法善治穩民生
“晚上走在街上,每每看到有警察在巡邏,都覺得很安心?!比缃?,“白天見警察、夜晚亮警燈、隨時可見紅袖章”成了潮州市民對于治安情況的最深印象。平安是人民最大的幸福,面對市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潮州選擇用實事回應。
平安建設、法治建設過程中,在潮州市委政法委的積極牽頭下,各個平安建設成員單位紛紛“各出奇招”積極做好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方面工作。
今年自6月25日至9月底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即將靠近尾聲?!鞍偃招袆印敝?,提級加碼強力推進“打防管治”各項工作,以面上清查、專項整治、要案攻堅“三項舉措”嚴懲違法犯罪,全方位開展風險隱患摸排管控行動。實現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8.4%、刑事破案同比上升81.6%、破案率從行動前39.89%提升至48.71%的良好局面,公安部和省廳掛賬督辦重點案件全部辦結、發起的“集群戰役”任務全部完成,追捕掃黑除惡“漏網之魚”、破小案大會戰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指令核查率、風險隱患處置率均達90%以上,百名民警風險隱患排查數居全省第三名。
“我家小孩沒法登記入戶,請幫幫我?!薄拔艺煞蛟谂c我辦離婚手續期間,多次電話威脅我和我的家人……”潮州市公安局“局長信箱”里常常收到此類來信。作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快車道”,今年9月5日,潮州公安“局長信箱”依托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上線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問題解決渠道,一大批民生實事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交通整治、掃黑除惡等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連的專項行動,同樣取得良好進展。道路更通暢,群眾“錢袋子”更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持續下降,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持續提升。
“現在村里有駐村律師和調委會,經常還有普法講座,大伙兒的法治意識都提高不少?!币惶岬健胺ā弊?,潮州市湘橋區下津村負責瓷泥場的村民就打開了話匣子。在下津村,已然形成司法所牽頭“駐村法律顧問+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綜治網格員”的基層依法治理骨干體系。
居民法治意識的提高,所反映的正是法治潮州建設取得的成效。國家憲法日、國家安全教育日……每逢這些日子,各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都在潮州掀起持續性學法高潮。學校里,民警、法官、檢察官、律師輪番進入學校開展“百名法官進校園”“模擬法庭”等活動,為學生講解各類法律知識及面對問題的應對措施。同時,在法治宣傳教育中注重將晦澀的法律條款與潮州文化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地域、行業、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如圍繞“法治+非遺”主題,在大吳泥塑博物館、金石嵌瓷博物館等地開展普法宣傳,鐵枝木偶非遺藝術團體合作創作普法短劇《無知的災難》,聯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吳泥塑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吳聞鑫“法治泥塑”系列作品等。
在牌坊街興寧巷法治宣傳主題巷里,法治宣傳內容被鐫刻于古老的民居墻壁上。斑駁的歲月痕跡與法治內容交相輝映,不僅是將普法宣傳融入居民生活的體現,更是法治與潮州特色、民生相融合的生動注腳??梢钥吹降氖?,法治的種子在潮州大地上生根發芽,為實現全民守法的枝繁葉茂勝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案例
湘橋區社光村堅持“五治”融合發展,建“三好”平安鄉村
法治花開
村居蝶變
村道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村主道狹小,村民門口亂搭亂建導致行路難;池塘周邊養殖場糞便直接排入池塘,民居污水也直接排入溝渠或池塘,池塘、水溝變成了臭水池、臭水溝……曾幾時,社光村展現給人們的就是這樣一幅黯然失色的鄉村風貌。
然而此類現象目前卻有了極大的改觀,近年來,社光村找準區域發展優勢,以法治建設為抓手,推動村級治理在自治、法治、共治、德治、智治等“五治”方面融合發展,實現社會治安好、綜合治理好、經濟發展好的“三好”平安鄉村治理效果。
從破敗不堪到“三好”平安鄉村,社光村治理的蝶變,離不開一個“法”字。
走進社光村,可以看到該村首創的“村級三務直播”模式,將村級事務會議全程通過村戶外宣傳大屏平臺和家庭網絡電視向全體村民進行現場公開直播,設立“村民議事日”,全力打造“陽光三務”,有力保障村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和話語權,有效調動村民參與村級社會治理積極性。
潮州推行的“一村(社區)一顧問”制度也為社光村迎來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的機會。結合該制度開展律所聯調,社光村聘請法律顧問與駐村民警、村治安主任攜手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法律宣傳、糾紛聯調等法律援助服務。依托村(居)委會黨群服務中心,組織民警、律師等專業志愿者定期為轄區群眾上法治課、平安課。原有的景觀小公園也成了嶄新的“法治文化公園”,全村學法氛圍日漸濃厚。
社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村聯合區域內8所學校、企業單位組建聯席會議,為村各項治理比如村道建設、“治安崗”等實事惠民事業出資出智出力。同時,組建志愿巡邏隊伍,廣泛發動社會群體組織、志愿者服務隊以及熱心群眾協助參與巡邏防控、安全防范等工作,以“步行+自行車+摩托”三路巡邏法,在全村實行平安巡邏防范機制。
發生村居糾紛怎么辦?根據潮州人“有閑來食茶”的習慣,社光村開設了“厝邊頭尾”茶寮談心室,并組建“三老常青顧問團”調解組,由老干部、老黨員等參與糾紛調解,從發揮人熟地熟優勢,在飲茶聊天中化解村民矛盾糾紛,確保小矛盾不出巷、大矛盾不出村。
近年來,社光村以“依法治村”為抓手,穩定實現全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無越級上訪、無新增涉毒人員、無重點人員犯罪的“四無”社會治安目標,并通過“綜合治理、回收流轉、回收承包款”增加村集體收入約600萬元,建成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美食街、鄉村走廊,進駐店鋪100多家,并獲評“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