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江海法院開具的自動履行證明書,使公司涉訴不良影響降到最小?!苯衲?月,被執行人肇慶某電子公司收到了江門市首份自動履行證明書,該企業負責人說,這讓企業在貸款、后續公司業務的拓展都有了信用“背書”。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人民法院忠誠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江海區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為目標,全面推進審判執行工作,強化司法保障服務職能,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近五年,江海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47391件,審(執)結45930件,結案率96.9%,為轄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為維護社會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法治化貢獻力量。
“一站式”訴訟服務
打造“家門口”的司法便利
近年來,江海法院積極推動訴訟服務轉型升級,深化“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在2018年全省創建訴訟服務示范窗口活動中,江海法院被評為“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示范窗口”,成為全省13家示范法院之一,并長期在全省法院訴訟服務質效評估中居前列。
依托“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粵公正小程序”“廣東移動微法院”等平臺,江海法院實現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送達等20余項功能,使網上立案率達99.5%,審核通過率達到98.5%。
“1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立案申請,省時省力,服務真好!”去年10月,70歲的區大爺在老年人訴訟服務窗口,利用跨域立案平臺,不出江門便完成了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立案申請。
江海法院10分鐘內即可實現跨域立案響應,讓市民真切體會訴訟便利。此外,60歲以上的老年當事人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享受優先安檢、優先接待、優先辦理。
設立全市首個“適老訴訟服務站”,探索建立適老型訴訟服務新機制,是江海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工作主線的又一重要體現。江海法院形成案件識別機制、訴訟陪同機制、調審同步機制和案件回訪機制等訴訟服務機制。適老訴訟服務入選全省法院“抓示范促改革惠民生”培育改革計劃。
江海法院還延伸職能,主動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工作。通過選派經驗豐富的審判團隊和調解員進駐江海區“信訪超市”,江海法院積極參與涉訴信訪分流、訴訟服務指引、司法確認、矛盾調處化解等工作,暢通訪調訴銜接機制。
建立富有江海特色的涉僑糾紛司法服務新模式,是江海法院推動訴訟服務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5月,美國紐約的美籍華人梁女士就享受到這樣的便利。在法官的指導下,她和廣東廣州的鄧律師在“授權見證通”微信小程序上遠程視頻連線,僅用5分鐘便完成了線上委托見證流程。
自2019年起,江海法院開始探索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目前,該院已建立“全方位”涉僑糾紛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并“多角度”創新涉僑審判執行機制。針對在國外工作、生活不便回國參加訴訟的華僑華人,江海法院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助推“跨時空”訴訟服務;針對僑企,該院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涉僑糾紛”的專題普法,“點對點”為僑企發展增添法治動力。
“跨區域”集中管轄
釋放司法保護效能
今年5月,江海法院跨區域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的“第一槌”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江門巡回審判法庭敲響。
作為全省審判類別最完整、訴訟功能最齊全的法院之一,江海法院在具有普通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和行政審判相對集中管轄權后,于2018年底掛牌設立廣州海事法院江門巡回審判庭,于2019年底成立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江門訴訟服務處,并于今年提擋升級為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江門巡回審判法庭。
作為集中管轄全市第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1000萬元以下(不含本數)的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法院,江海法院高標準配置了審判團隊,選派兩個審判團隊專門負責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實行“專案專審”,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激勵科技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的職能作用,為江門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
作為江門市唯一的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的基層法院,行政審判一手連著公民權利,一手連著政府職能,江海法院努力在“官”“民”之間端穩天平,注重加強府院聯動、法檢融合等深入推動訴源治理工作,實質性化解糾紛回應百姓急難愁盼。大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為官民平等對話、良性溝通、解決糾紛架起一座便捷的橋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可以促進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的溝通交流及換位思考,有效促進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今年上半年,該院行政案件和解撤訴31件,同比增加兩倍。
按下審判“快進鍵”,跑出為民服務“加速度”。今年上半年,江海法院共受理各類民事案件1583件,審結1386件,其中小額訴訟程序審結案件208件,簡易程序結案916件,有效提升民事審判效率。在后疫情時代,該院強化疫情防控常態下的司法應對,依法妥善審理涉疫情案件,充分發揮司法促發展、穩預期、保民生的作用。
“多元化”創新舉措
助當事人兌現“勝訴權”
“您撥打的機主已被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法院發布為失信被執行人,請督促其履行法定義務……”江海法院與中國移動江門分公司合作,創新為失信被執行人定制專屬彩鈴。上千名失信被執行人迫于壓力,主動來到江海法院履行還款義務。
近年來,江海區人民法院圍繞破解執行難問題的核心工作,大膽探索、勇于改革,推動多項改革措施走在全市前列,形成獨特的“江海經驗”。例如,探索執行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工作經驗在全市法院推廣,首創為失信被執行人定制專屬失信彩鈴兩次被央媒聚焦報道,全市率先建立委托律師財產調查機制、聯動懲戒失信機制等創新性工作機制。
“感謝法院,幫我們追回了血汗錢?!笔盏焦べY后工人們向法院和執行法官表達謝意。今年年初,江門市某照明公司因經營不善拖欠10名工人工資且逾期未履行,被申請強制執行。江海法院結合公司的實際困難,創新運用“活封”方式,為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最終,工人保住工作拿到欠薪,企業走出經營困境。
近年來,按照省法院部署,江海法院先后開展南粵執行風暴、冬季根治欠薪等多個專項行動,近五年共受理執行案件18067件,執結17598件,結案率97.4%,執行到位案款達34.53億元。執行需要力度,同樣需要兼顧溫度。受疫情影響,2021年,江海區一幼兒園因無法繳納租金被告上法庭。由于期限內幼兒園一直沒有履行交還義務,即將被強制執行,30名幼兒面臨失學,老師面臨失業。
為讓孩子們安心上學,保障商鋪業主的合法權益,江海法院定制了一份“護苗計劃”,向老師們釋法明理,讓家長們提前為孩子的轉學做準備。通過柔性執法,幼兒園在限期內妥善停止辦學,30名幼兒順利擇校轉學。
未來,江海法院將保持歸零心態、沖刺姿態、趕考狀態,不斷提升審判執行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全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蓄力賦能僑都,創新涉僑糾紛化解機制,探索開展訴前介入、訴調對接、在線化解等工作,大力構建“海內+海外”“線上+線下”多元共治格局,依法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著力打造知識產權集中管轄品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切實保護科技創新成果,著力推進江門法治園區建設。鞏固提升一站式建設成果,深化訴源治理聯動機制,充分發揮“信訪超市+外送服務”“庭所共建”的作用,推動更多矛盾糾紛就地調處化解。